这是一篇超硬核、超干货的推文,猴子也能看懂的Twitter算法解读!
看之前,请先点个赞、转发、收藏,再顺手点个关注,爱你们!
很多Web3的小伙伴是不是常常纳闷:明明自己花了心思写项目研报、发布优质内容,为什么推文的展示量却少得可怜?
长此以往,难免觉得心灰意冷,没有动力继续下去。
别急,在此之前,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Twitter的流量分发机制。
那么我们先从Twitter在GitHub上公布的权重算法「Heavy Ranker」开始吧:
https://github.com/twitter/the-algorithm-ml/blob/main/projects/home/recap/README.md
代码和英文看不懂?没关系,这边还有一张瑞景乐大佬制作的中文图:
每种互动功能都有不同的权重上限,这意味着即使某种互动的次数再多,也不会无限制地增加权重。
最后推文的总分 = 各项互动的(权重 * 参与人数)
比如说:如果有10个用户给你的推文点赞了,那么点赞的权重是+0.5分,参与人数是10个用户,所以就是0.5 * 10 = 5分。最后这条推文的总权重就增加了5分。
可以看出,Twitter的算法特别鼓励作者与评论的用户进行互动。
除此以外,用户回复推文的权重也远大于转发,可以看的出来,算法是非常鼓励用户之间的互动的。
至于怎么与用户进行更好的互动,可以参考我这篇推文:https://x.com/0xCheshire/status/1826686868651737344
还有一项有意思的是,用户浏览推文的时长大于2分钟也会+10分。
这就鼓励内容创作者去写较长以及需要停顿思考的内容,这下我们可以明白Web3小作文为何流行了。